|
|
深圳人大代表檢測蔬菜農殘超標率達11% |
|
亞洲農化市場是中國農化出口的重要市場,根據農業部農藥檢定所統計,2013亞洲市場占到中國農藥出口總額的31%,為出口額最大的市場。在對出口額超過1億元美元的21個國家排名統計,亞洲國家占到9家,分別是泰國、澳大利亞、印度尼西亞、越南、印度、以色列、巴基斯坦、馬來西亞、日本、土耳其,以上數據近些年變化不大,真實的反映出亞洲農化需求的穩定性,同時也反映出亞洲農化市場沒有太大的增長空間。
新市場的出現
緬甸,自2011年2月吳登盛當選緬甸總統以來,結束了近20年閉關鎖國,積極推動經濟、政治改革,加大引進包括農業以及科學技術方面的投資,緬甸商業部公布的優先進口商品中,第一類優先進口的商品包括:農業機械、農藥、化肥和良種在內的農用物資。此外,政府各種對于農業振興的舉措,如增加農業貸款、調低貸款利率、免征化肥、農藥、農具、農業機械等農業用品的進口關稅等,給農業長足發展及外資的進入提供了非常大的機會。
農藥與化肥需求
緬甸耕地面積達2.5億畝,70%的人口是農村居民,農業生產占國民生產總值的65%,是高度依賴于農業,以農業為基礎的國家。緬甸的國土面積超過越南和泰國,種植面積與越南相當,而農藥使用量僅為越南的8-10%(來源于緬甸農業部數據),緬甸農業用地的開發潛力還很大,如果種植面積提高到總面積的35%,則種植面積和現在相比將增加一倍,達到越南種植面積的兩倍。植保產品應用缺乏也是農業產出低的主要原因之一,以稻米產出為例,緬甸每公頃產出量是泰國的70%,是越南的55%,每公頃收入額僅為泰國和越南的1/3。
泰國知名智庫開泰研究中心近日發布的一項報告顯示,隨著緬甸積極開發商業化稻米生產體系,緬甸將可實現2013年200萬噸和2015年300萬噸的稻米出口目標,10年后將以不低于500萬噸的年出口量與印度、越南和泰國并駕齊驅。由于緬甸政府制定了成為世界主要稻米出口國的政策,加上緬甸稻米業本身所具備的吸引外資的多重有利因素,緬甸已成為世界矚目的稻米及相關產業的貿易投資基地。預計10年后有望成為全球五大稻米出口國之一。由此可見,緬甸的農作物生產從數量和質量上都有增長潛力,植保產品在緬甸的應用和市場發展空間不可小視。
緬甸農藥市場
緬甸農藥長期依賴從泰國、越南以及中緬邊貿進口,2013年中國出口到泰國為3.7億美元,出口越南為3.2億美元,出口緬甸為2136萬美元,反差巨大。緬甸農藥使用量依次為殺蟲劑占60%;殺菌劑占16%;除草劑占22%;其它占2%。由于緬甸開放時間晚,極度缺乏植保知識、產品和銷售網絡,緬甸市場現在的狀態相當于10年前的越南,較大的農藥經銷商目前只有15家左右。同時,由于政治原因,跨國公司的產品也尚未進入緬甸市場,市場競爭壓力相對較輕。緬甸農藥登記屬農業部管理,登記政策相對于中國較為簡便,據緬甸農業部稱,緬甸農化市場額約5億美元。 |
上一篇:農戶用藥轉變激活新型農藥市場 下一篇:海外需求啟動沉寂多時的草甘膦市場或迎采購旺季 |
|
|
|
|